國愛與教育,彌補城鄉斷層!峰谷國小校長─陳世穎
Wu sunfar
談到霧峰,大家首先會想到名列台灣五大家族的阿罩霧林家,自然認為此地文風鼎盛,鄉親父老必定極為重視對子弟的教育,但峰谷國小的實際情況卻和我們的認知大有出入。
峰谷,位處斷層帶的貧瘠土地
「峰谷位在霧峰東部山區,這個地方土地貧瘠,只能種種龍眼荔枝這類經濟價值不高的作物。」陳世穎校長說明,峰谷國小周邊一直是較貧窮的區域,家長普遍不重視教育,這樣的情況已累積兩代以上。「我們就聽家長說過,他們小時候阿公不准孩子讀書,理由是晚上讀書要開燈、浪費電。上一代的觀念,也影響家長對下一代教育的想法。」陳校長認為家長對教育的忽視,使孩子失去取得知識和資訊的管道,也失去提升社會地位的機會,一代一代形成惡性循環。
921地震後,峰谷被判定為重災區。「有能力離開的人都搬遷了,加上這十幾年社會結構改變,學生家長大都需要到山下、或到其它大城市工作,所以隔代教養的情況很普遍。在家庭功能不彰的情況下,孩子們更需要學校提供教育、協助與機會。」陳校長回想剛到任時,學校沒有安親班,常看到孩子們放學後遊蕩,甚至溺死在溪中,狂犬病的蔓延也是這個區域一道未解的難題。
峰谷國小除了給予孩子課本中的知識,也需要帶給孩子課本外的家庭庇護與多元資訊、在此生活必知的防災求生法則。
闔上課本,孩子的需求才開始
「根據家扶基金會統計,一般家庭的教育支出約是弱勢家庭的7倍。弱勢孩子基本上連溫飽都有困難,更不用說學習才藝。」
陳校長因此求助教育儲蓄戶,為孩子募求課後照護的相關經費與資源。「我們的課後照護到傍晚六點半,這符合家長回家時間、確保孩子安全,孩子也能在這段時間好好完成功課。學校也會在這段時間安排團康、才藝、體能等課程,幫助孩子拓展視野、建立自信。」
「偏鄉孩子為環境所侷限,學習機會比較缺乏。這些孩子長大出社會一旦發現別人有許多才藝,自信會被打擊。」
陳校長表示自己也出身於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很能體會這樣的感受,因此他與團隊積極為孩子尋找資源,設計出太鼓、陶笛、武術、烏克麗麗這些社團課程。「鼓勵孩子加入社團排練、上台表演、參加比賽,靠自己的努力贏得掌聲與獎牌,這就是幫助他們拓展視野、建立自信的最好方式!我們希望孩子願意為自己努力!」
外語能力是陳世穎校長辦學的另一重點。「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語是相當重要的溝通工具。但目前英語教學有極大的城鄉落差,我覺得學英文就是要溝通,所以聘請兩位外籍老師,一位專責聽說讀寫,一位教導體育美術,這使孩子們能充分應用所學語言,外籍老師也會將不同的價值觀帶給孩子,我想這對孩子來說很新鮮。」
「兒福聯盟統計,每逢寒暑假有5成偏鄉孩子沒有飯吃,因此我們也為弱勢學生提供免費課後照護和午餐,社團活動則與台藝大合作設計課程。」陳校長表示這些課外的家庭庇護與多元資訊,都仰賴順發3C透過教育儲蓄戶的慷慨解囊,才得以順利推動。
「吳董事長真是很親切的人,他捐給我們這些經費,我非常感激、打電話過去道謝,他的特助為我留言。沒想到吳董親自回電勉勵,我感到很意外!一個上市上櫃公司董事長竟毫無架子!」陳校長後來和吳董事長成為臉書好友,峰谷國小也特別拍攝感謝影片上傳至臉書,與吳董事長分享。
防災教育,因地制宜的本位課程
「政府對國民教育付出頗多、著力甚深,使學校能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陳世穎校長表示,因為峰谷地區常出現雷擊,又地處斷層帶上,因此必須進行雷擊、地震、防火、防颱、土石流等防災教育。狂犬病教育則是因為學校位於山區,老師們必須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與動物和平相處。
峰谷國小為孩子規劃了防災步道和防災教室。教室內有能使孩子迅速了解順向坡逆向坡差異的積木、學校的逃生避難模型、不同土質區域的水災模擬杯、模擬室內情況的地震搖晃盒、班級防災包的具體內容,孩子熟習這些知識後不但可回去教育家人,也能幫助家庭與社區進行防災準備。在校長、團隊與教師的努力下,這所學校已連續數年榮獲台中市防災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與防災執行成優等。
透過順發公益捐助,峰谷國小為孩子補強了家庭庇護功能,也提供孩子創造自信的多元課程。 峰谷國小,以愛與教育彌補城鄉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