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123 Street Avenue, City Town, 99999

(123) 555-6789

email@address.com

 

You can set your address, phone number, email and site description in the settings tab.
Link to read me page with more information.

平面媒體報導

順發3C吳錦昌董事長淺談公益型企業

Wu sunfar

摘要

3C通路戰場瞬息萬變,不但要時時關注目前對手的經營策略與發展狀況,如餐飲與3C賣場的複合式經營,還要提防新加入廠商所造成的威脅。這一兩年,3C通路的經營難度越來越困難,已經有許多廠商逐漸退出市場經營或減少設點,但順發3C電腦卻提出另外一套經營策略,以公益型企業 (Charity Committed Corporation) 為自己生活的土地盡一份心力。

何為公益型企業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企業力量逐漸強大,將凌駕於國家之上,而各國為了吸引國外大企業的進駐,進而展開租稅競賽,但此作法會造成國家財政上的困難及資源配置的扭曲。另外,企業採科技自動化讓產品大量生產,利用機器取代人工的聘用,造成失業者眾多。雙重的壓力之下,社會的M型化越來越嚴重,衍生出更多的社會問題。企業應該開始為社會出更多力量,改變這個現象,提升企業社會價值,就如同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 所提倡的「鄉村銀行」,讓商業與公益行為間有更多的結合,讓企業付起更多的社會責任,給予社會更多的幫助,讓社會可以更為美好。

企業對於落實社會責任的重視是公益型企業的起源,但是企業的經營方針會受到消費者的影響,因此,公益型企業必需先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再談做公益。公益型企業推廣「不需要額外的支出就能做公益」的概念,企業必須先說服消費者願意在企業內消費,而這種消費行為是一種除了產品價錢外的認同,如同購買公平交易豆一般,藉由購買行為幫助農民,讓消費者會透過自己的消費彰顯自己愛社會的價值觀。黃凱盈(2012) 說明公益型企業的需具備五項條件,分別為:
1. 提供消費就是做公益的機制;
2. 保證「買貴退差價」,讓消費者不多花一毛錢就能做公益;
3. 至少捐出本身盈餘的20%,才能做到具有影響力的回饋;
4. 無論盈虧,保證每年至少以每股稅後盈餘1元為基礎捐贈;
5. 合法經營,財務公開、透明,讓企業經營更具有公信力。

類似的概念已在國外施行,如美國Tom’s Shoes, Minnesota Keystone Club等,都將消費做公益的觀念納入經營策略中。更多關於公益型企業的理念都在『溫水裡的青蛙』一書中闡述,希望帶給更多企業投入企業公益行動的動力,讓社會可以到處充滿幸福氛圍。

順發則承諾每年捐出20% 的盈餘,亦即消費者在順發消費,順發將捐出20% 利潤做公益,消費者不用再付出任何一塊錢就能替社會多付出一份愛心。順發願景是致力於社會幸福、推動公益,與顧客共創最佳消費經驗、共享成果。

行銷公益的方式

在媒體與工具多元化的現在,吳錦昌董事長並不利用大量的宣傳手段介紹公益型企業的理念,只利用自家的DM及門市,向消費者說明,因為順發全台69間門市就已經是最好的宣傳地方,員工制服上「全民新主義、消費做公益」與配有做公益的別針,搭配賣場內的廣播與電視,讓每位員工都是介紹與傳達理念最好的前線尖兵,讓每位進入賣場消費者了解順發想做的事,慢慢地改變消費者的意念,大家都可以參與做公益,讓行善在消費中成為一種習慣。利用「行銷公益」方式,讓公益型社會的理念可以逐漸擴散,藉由消費者的認同,透過你我的選擇,讓每間企業轉變成公益型企業。董事長估算每年若臺灣20% 企業捐出20%淨利,公益款可達672億元;若全球百大企業捐出20%淨利,公益款可達2,110億美元。等同於可提供2,550萬位失業者,月薪兩萬的長期工作。如此之下,若大部份的企業願意朝此方向努力,臺灣的未來將更為美好。

目前順發推廣的成果

順發3C自2010年轉型公益型企業,累積讓1千4百餘萬人次消費做公益,累計捐款已達1億1千多萬餘元,受益人數超過18萬1千多名,受助學校高達373所。在今(2013)年更獲得遠見雜誌所頒發企業責任獎評鑑的公益推廣組首獎肯定,讓大眾可以接受「消費做公益」的理念,在消費者的支持下,期待可以吸引企業投入公益型企業的行列,注入更多的資源,促使社會往幸福的方向邁進。

結語

在最近許多大企業面臨黑心產品問題,消費者對他們失去信心之際,若企業願意投身公益型企業之林,不再以營利為唯一的目標,改以社會公益為優先考量,將可使消費者重拾信心,也可讓社會充滿希望。順發3C推動「消費做公益」的概念,讓顧客可以一起做公益,將資源投入需要被幫助的弱勢族群及孩童,促使社會更加美好。也期待可以藉由消費者的力量,以行動支持公益型企業,帶給社會更多幸福與正義的機會。

商業服務業資訊網  http://ciis.cdri.org.tw/
商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劉峰旗、李曉雲採訪/吳俊毅彙整
http://ciis.cdri.org.tw/irr/content.aspx?sid=0D320428180237822585
參考文獻
黃凱盈 (2012),《溫水裡的青蛙:企業公益,啟動社會幸福機制》,臺北:商周出版。